医药股常称为A股的十倍股集中营,根据医药行业的长期成长性分成6个赛道整理了一份核心龙头名单共50只。
随着疫情的不断复杂化,医药行业尤其是器械和疫苗类,可以重点关注。说句比较劲爆的消息:已经有地区提出全民打疫苗!这对疫苗行业的刺激将是前所未有的。
财达财经整理了这几个医药赛道的核心投资逻辑,给大家一一做个分析:
第一个是创新药。随着集采常态化的推行,创新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这是国产替代以及政策支持的一个主要方向,未来3-5年有望迎来国产创新药的黄金发展期。具备创新及研发能力的医药公司被看好。
第二个是CXO,也就医疗外包。新药研发回报高,但也存在周期长,投资大,高风险的缺点,所以越来越多企业会选择医药外包达到降低研发时间提高销售周期的目的。CXO是医药领域旱涝保收的一个细分赛道。
第三个创新医疗器械。因为老龄化的加剧以及进口替代等多方面因素,未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5%,远高于GDP增速。这对综合研发能力强的公司是个长期利好。
第四个是创新疫苗。今年卫生公共事件的爆发以及人们对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让疫苗赛道受到市场热烈追捧,疫苗行业景气度高涨,是推动行业市场持续高增长的支撑点。
第五个是医疗服务。快速增长的老龄人口带来持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近年来更是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社会承办医疗服务企业,业内那些具备产业资源整合能力及能把握未来产业趋势的企业发展前景可观。
第六个是连锁药房。药店连锁化正成为趋势,行业集中度也不断提升。业内具备互联网高整合度、经营规范服务质量高水平、规模优势大的连锁药店龙头被看好。
根据以上六个逻辑,有投资者整理出来一份6个细分赛道的50只核心医药龙头名单,看好医药领域的小伙伴别忘了点赞收藏。
老鱼也毫不回避地说,2021年重点关注医药股,不只是个股,极有可能以以买ETF基金的方式,将这些龙头股一网打尽!
知名投资人凯恩斯,对医药股也长期跟踪,他对2020年和2021年的医药股投资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也整理出50只医药龙头股,思路大同小异,也特地分享给大家,仅供学习:
一,回首2020,医药如何走过?
总体上来看,2020医药先抑后扬,一度领跑全行业,8月后震荡回落;年初以来申万医药涨幅在全行业中排名第六。市场对疫情走势的预期成为医药行情的主导因素。
从新兴4+X细分领域走势来看, 新兴分类下细分领域多点开花, 医药科技创新(创新疫苗+CXO) 和医药品牌连锁(专科连锁+药店+ICL) 明显跑赢, 涨幅更多是拔估值;
从传统细分领域来看, 子行业分化严重, 医疗器械(疫情驱动、产业拐点) &医疗服务(淘汰赛政策免疫剩者为王)&生物制品(疫情下疫苗强化加成)表现亮眼;
最后,落实到个股上来看,总结2020年医药涨幅TOP 30标的, 疫情加成板块的个股居多, 同时在政策面相对宽松、流动性充裕的市场环境下, 中小市值股更具优势(2015年以来比较独特的一年)。
二、推演十年维度,医药行业在经历怎样的重大变化?
医药行业不断向多元化演变,同时核心资产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政策、资本变化共同影响医药走势。
>产业变化:“需求端可选和刚需共振、供给端向真创新转型及进口替代”三大变化促使医药产业持续结构升级,新兴细分持续扩容。
>政策变化:(淘汰赛)大政方针已定,供给侧改革+支付端变革引导的产业“淘汰赛”持续演绎,政策免疫作为避风港更加稀缺。
>资本变化:(钱多)资本市场国际化外资持续增配中国是未来大趋势,居民资产权益化配置也是大趋势,医药板块被结构性持续强化配置,未来医药市值占比仍具提升空间,医药大幅超配有望成为常态,其中优质医药资产的配置力度有望持续得到强化。
三、展望2021年,医药如何配置?
除确定性龙头配置思路外,估值业绩双击机会,我们认为“疫情常态化超预期受益+更为聚焦的政策免疫”是两条核心思路。
具体50只医药龙头股如下:
1,疫情常态化超预期受益思路:疫苗(智飞生物)、耗材-手套(英科医疗);
2 ,更为聚焦政策免疫思路:
服务端口:
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创新服务商(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凯莱英、九洲药业、博腾股份);渠道服务-药店(大参林、老百姓);诊断服务-早筛(贝瑞基因);信息化服务-医疗信息化(创业慧康)
制造端口:
核医学(东诚药业)、健康消费升级&大单品-眼科(爱博医疗、兴齐眼药)、健康消费升级&大单品-皮科(冠昊生物);
3,其他思路:
确定性龙头&细分龙头(长春高新、我武生物、迈瑞医疗、益丰药房、恒瑞医药、金域医学、康泰生物、片仔癀、健友股份、普利制药、安图生物、司太立)、拐点变革(太极集团);
4,其他长期跟踪看好:
博瑞医药、药石科技、中国生物制药、丽珠集团、贝达药业、昊海生科、科伦药业、君实生物、恩华药业、健康元、信立泰、康弘药业、乐普医疗、安科生物、云南白药、美年健康、九州通、柳药股份等。
风险提示:1)控费政策持续超预期:2)行业增速不及预期。(综合自源达财经指南、凯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