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盒子
关注理财知识的网站

谁说沃森生物销售能力不行

作者:阿企

谁说沃森销售能力不行?让数据来告诉你

从我关注并研究沃森开始,就老是有人说,沃森销售能力不行,你看看智飞、康泰多牛逼。

到现在也是如此,只要股价稍微跌一下,马上就有空头跳出来说,沃森销售不行,别家同类产品上市就利空你沃森。

这话说得如此斩钉截铁、整齐划一,以至于居然没有人来仔细研究和反驳这种没有任何论据支撑、张嘴就来的观点。

之前我就说要发帖分析一下沃森的销售能力,但一直没抽出整块时间来仔细研究,今天就趁周末跟大家唠唠这件事,保证有理有据,不吹不黑。

怎么才能证明一家公司的销售能力呢?那当然是跟同行比销售额、市场份额。

但是这件事不好对比,因为有些公司没有上市,有些公司分品种的销售额也不太清楚,还是拿批签发量来做个简单的对比吧。需要提前说明的是,批签发量不等于终端销售额,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但是一般而言,批签发都是视销售情况而定的,不可能你卖不出去还大量申请批签发,所以这个还是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先看沃森年报上说的沃森目前在售产品吧~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的自主疫苗产品为: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西林瓶型和预灌封型)、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西林瓶型和预灌封型)、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共7个产品(9个品规)。

沃森一共有7个疫苗品种在销售,下面是最近两年它们的批签发情况:

1、Hib疫苗

这款疫苗是2007年上市的,距今已有14年时间:2007年,黄镇主持成功研发首款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从批签发量来看,沃森依然占据着数一数二的位置,2019年市场份额第一,2020年市场份额第二,而且整体保持了正增长。

Hib疫苗可以说是沃森的发家之作,也是沃森首款出口海外的疫苗,已经有14年历史还能保持在行业数一数二的位置,每年贡献2亿左右的年收入。

智飞去年批签发确实增长挺快,但沃森依然不落下风。

2、AC结合疫苗

这款疫苗上市时间也不短了,2009年,沃森填补我国婴儿和低龄儿童预防流脑空白的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上市。

从批签发数据来看,沃森过去两年依然是行业TOP3的位置,去年市场份额也提升了2个百分点。

从增长率来看,智飞确实牛啊,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暴增,这个需要持续观察。但智飞抢的是罗益的市场份额。这个是否可持续,还需要观察。

3、AC多糖疫苗

这款疫苗是2012年上市的,目前已经是一类苗,市场被兰州所和沃森两家瓜分。

沃森最近两年市场份额保持在40%左右,基本稳定。

4、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这款疫苗也是2012年上市,距今9年了。

从数据可以看到,沃森依然是市场第二,但是市场份额大幅萎缩,被智飞抢走了,但沃森批签发量依然增长。

5、百白破

这是2017年上市的一款疫苗,也已经纳入了一类苗,目前由三家瓜分市场。

沃森还是老二的位置,市场份额去年扩大了8个百分点。

6、23价肺炎疫苗

23价肺炎也是2017年上市,是目前沃森主力产品之一,仅次于13价肺炎,也是世界销售额TOP10的疫苗。

沃森保持在第二名的位置,市场份额比较稳定,去年增长也比较多。默沙东的市场份额被抢走了。

作为沃森王牌产品之一,这个表现差强人意,沃森23价肺炎出口海外多个国家,并向美国出口原液,是中国唯一向美国提供疫苗原液的企业。

但是这个品种目前竞争比较激烈,科兴也出来了,总体来看,沃森能保持20%的份额估计就不错了。

7、13价肺炎疫苗

这是目前沃森的头牌,国内唯二在售的品种,也是世界第二家上市的产品,仅次于辉瑞。

去年沃森刚获批上市,4月份开打第一针,就已经占据了40%以上的批签发市场份额。

今年,沃森的目标是超越辉瑞,占据第一名的位置,并向海外出击。

从以上的数据整体来看,我认为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沃森所有在售的7个产品,除了AC结合疫苗排老三,剩余的都是数一数二的位置;

2、沃森在售的产品大部分面临激烈竞争,但沃森依然能保持着不错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

3、必须承认,越来越多竞争对手的进入,会增加竞争,削减沃森的潜在增长空间,尤其是那些已经上市多年、大量对手涌入的疫苗。但是沃森大部分都是保持着正增长,只是份额略有萎缩或基本持平,除了ACYW135脑膜炎疫苗下降得比较厉害,但是不要紧,沃森正在临床的ACYW135多糖结合疫苗,上市之后会大大增强沃森的竞争力。

4、沃森王牌产品13价肺炎占据沃森一半以上的销售额,这个品种存在巨大的蓝海空间,而未来5年竞争格局都比较好,只有3家竞争。而且沃森这款产品在各方面都不输辉瑞。

5、比起智飞,沃森销售能力确实有待提升。除了销售团队自身的进步,我认为这可能与智飞独家代理高利润的HPV疫苗有关,靠HPV来绑定销售,这就影响了很多客户的选择,因为HPV的利润实在太好了。好在沃森马上也有HPV上市,同时有13价肺炎、mRNA新冠疫苗重磅大单品可以助推。

再附一张沃森去年的销售情况:

接下来再聊聊沃森目前的销售模式。

沃森为了规避风险,避免山东疫苗案的案例重演,采取的是依靠推广商销售的模式,隔绝了流通领域的风险。沃森自己的销售团队仅有70多个人,能做到现在的销售业绩实属不易。

要知道沃森是目前国内自研疫苗销售额第一和出口额第一的公司,也没有代理任何产品。

李云春是苗贩子出身,可以说对疫苗销售是经验非常丰富的,也曾入股并购山东实杰,想打造一个疫苗流通平台,但最后东窗事发而卖出了股份,不过也是自家人接手。

他应该是深知疫苗流通领域风险对公司的重大负面影响,才学习国外先进同行的经验,采取了自主销售团队少而精+外包给第三方推广商的模式,这样的协作方式其实并没什么不妥。因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疫苗销售涉及到全国几千个县的地推,沃森作为一个研发驱动型的企业,很难有资源和精力建立一个几千人的销售团队,而且不一定有那些地头蛇做得好。

沃森的思路是以产品促销售,而不是靠销售来主导公司的发展,我认为这个思路是靠谱的,尤其是面临国际市场时。沃森再怎么牛,也不可能在每个国家都建立一支很强的本土销售团队,采取代理+合作建厂+分成的模式,反而有利于沃森以最小化的风险,获得最大化利益。

事实上,国际疫苗大厂来中国也是多采用这种模式。

从前面7个品种的批签发数据来看,沃森采用这种模式,并没有很失败,反而基本上都做到了数一数二。

而且,真正让沃森业绩起飞的是自研的13价肺炎疫苗,以及未来的国际市场。没有金刚钻,就无法揽瓷器活,领先的、质量过硬的产品,始终是第一位的。

这个,再次证明了沃森此前股东会议上说的话:

我们敢说哪怕有同行来竞争,我们是不落下风的。沃森的产品要走出国门靠的是品种,品种靠技术,技术靠团队,我们很有信心。

产品、技术、团队,这些才是最核心的,销售是第二位的,好的产品不怕卖不出去,就像13价肺炎,一出手就抢走了41%的市场份额,就像mRNA疫苗,还未三期临床就不愁卖,几十个国家要签订单。

对于同行竞争比较激烈的,沃森也有信心不断升级技术,打磨产品,同时靠丰富的销售推广经验,和高质量生产工艺、世界卫生组织盖茨基金会的认可等,来维持不落下风的市场地位。

这样的沃森,你能说它销售能力不行吗?

反正,我是看不出来。

而且,随着销售团队的扩张,13价肺炎、HPV系列、mRNA新冠肺炎等重磅产品的上市,我相信这会正向循环,增强沃森对市场的话语权、议价权;反过来销售额的急剧扩大,现金流的持续提升,也能反哺沃森的销售能力,比如可以招到更好的人才,可以给推广商与合作伙伴更多的利益分成,这些都是可预期的。

总之,我相信技术驱动的行业,技术和产品才是第一位的,而销售是水到渠成的事。那些迷信销售渠道、迷信销售推广这种容易复制的能力,早晚会吃亏。

我敢断言,越往后发展,销售对公司业绩所占的比重会越低,就像辉瑞、默沙东,你能说它销售能力不行?但是市场份额照样被大块大块的抢走。

何况,做了20多年“苗贩子”的李云春在面对同行竞争时都自信满满,我们还怕什么呢?

反倒是,如果沃森不再靠技术研发驱动,不再靠重磅单品驱动,不再打造优秀的研发团队,而是搞什么贸工技,我是会果断卖出的,因为这个是在做容易的事情,而不是困难而正确的事情。

沃森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销售能力,但千万不要过于依赖它,别忘了自己的技术基因和对市场需求的专业判断力。

欢迎指正、批评。

最后贴一个沃森一季度批签发数据,除了百白破这个一类苗比较少,其它的都保持了不错的增长。这就是销售能力不行的沃森,还要继续努力。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盒子网 » 谁说沃森生物销售能力不行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盒子财经-关注财经知识的网站

财经资讯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