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带着李诞炒股,听巴菲特建议赔惨了。小浣熊的段子笑得我肚子疼,肚子疼完了心疼,不知道有多少散户中招了。呼兰他们到底怎么赔的?
股票跌了,散户慌了,他们买。
又跌了,想了想巴菲特的话,别人都在恐慌,我们要贪婪啊,接着买!
第三天还跌,散户还在恐慌,他们没钱了。
呼兰吐槽:我们和巴菲特差的是理念吗?差的是钱啊!
扎心了[我想静静]大批股民都吃过一模一样的亏。是股神错了吗?叱咤股市81年的巴菲特,怎么可能会错?来看看巴菲特本尊到底是怎么做?哪些是股民复制不了的,哪些是能复制的。
1973年,华盛顿邮报曝光了尼克松的水门事件,然后由于一些众所不周知的原因,股价暴跌50%。巴菲特用1000多万美元(大约相当于今天的4亿人民币),买了进去,然后套了4年,然后赚了40年,最后的成绩是20亿美元。
股神就是股神,40年,200倍利润。这是很多人知道的,说很多人不知道的三个隐藏的关键,你就知道股民的越跌越买和巴菲特区别在哪。
【第一,为啥巴菲特越跌越买能赚,股民就不行?】
下跌时买,呼兰买了2次,第3天继续跌就慌了。大部分股民都差不多。巴菲特是怎么买的?从1973年1月到6月之间,在150个交易日内持续买入。一样是越跌越买,散户买了两三天就没钱了,而巴菲特买了100多天,这是第一个区别。
这个区别,用专业一些的说法叫仓位管理。这个仓位管理,是很容易学的,小学数学水平就够。
【第二,4亿巨额投资套了4年,凭什么拿得住?】
股民套4天都受不了,套4个月就麻木了,套4年想都别想,除非忘记有股票这回事了。巴菲特4亿人民币套了4年,凭什么沉得住气?很多人以为他定力好,那只是表面。
1973年买了股票,持股3年后,到1976年底,巴菲特账面浮亏达到20%。跌幅不算特别大,但金额巨大,时间周期长,这个星球上没几个人能顶得住这种压力。巴菲特能,因为他坚信自己对华盛顿邮报的理解远超其他人,底气在哪里?
1971年,以董事身份指导华盛顿邮报的CEO凯瑟琳如何经营。
1969年,投资了《奥马哈太阳报》。
1943年,送报纸赚零花钱,送的就是《华盛顿邮报》,他知道报纸为什么受欢迎,他还知道买报纸的都是些什么人,这一年他13岁。
还有,他的母亲做的就是报纸行业。
自打娘胎就开始准备了,准备了40多年——这就是他为啥坚信对公司的理解远超其他人,这就是他套了4年还能持股的底气。
【第三,凭什么一支股票能拿40年?】
可以说巴菲特理念优秀,可以说他从一开始就是打算投资的,买的是公司不是股票,买的是自己认知范围内最懂的东西,这些都没错。
但是很关键很关键的一个点,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
他买入华盛顿邮报时,已经40多岁,再持股40年,就80多岁。他知道自己一定能长寿吗?
答案是:能。
2020年时,巴菲特已经90岁了。他穿着一件T恤,上面写着:我想试试长生不老,目前为止,进展还不错。顺便说一下,他戴的是他投资的比亚迪生产的口罩。
三个隐藏的关键点说完了。其中第二点,对公司的理解深度,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是第一点,仓位管理,是可以学习的,是可以复制的。第三点,活得长寿,也是可以试试的。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