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时代,3大原因要求中国卫星导航技术,必须自主可控!
曾几何时,GPS就是卫星导航的代名词。GPS是上世纪70年,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在1994年投入运营时,就覆盖了全球98%的区域,是全球第一位的导航服务提供商。2018年,美国航母编队举行演习,关闭了GPS信号,导致地中海部分地区的民用飞机、轮船的导航受到极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如今的卫星导航市场,中国的北斗系统也正在崛起。近日,央广网在抖音发布,经过28年的自主发展,中国北斗全球时代已经到来,引发网友关注。
那么我们为什么可以使用GPS,还要发展自己的北斗系统呢?我想这背后有3个主要的原因。
第一,巨大的经济效益。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相关产业,总产值已近5000亿元,北斗系统市场潜力巨大。
第二,自然灾害下的救援保障,在地面通信设施遭到损毁时,北斗卫星可以大大助力灾后的救援工作。#中国北斗的全球时代已来#
第三,也是最紧要的,是对国家安全的支撑。有了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才能在无人机、战车,武器精准打击等方面不受制于人。
可见,北斗系统在经济价值、灾害救援和过国家安全上的作用之大,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卫星导航技术上的自主可控。否则,我们还会遭遇芯片、航空发动机等卡脖子的尴尬。例如,如果没有北斗,GPS又关闭了航海导航,我们的远洋船队将直接回到罗盘导航的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北斗正在快速发展。目前正在为全球半数以上,100多个国家提供着服务。同时,百度地图国际版在北斗系统的加持下,具备全球精准导航的能力,印证了北斗全球时代的到来。此外,去年我国出货超过3.2亿部智能手机,都支持了北斗系统。今年的9月30日,百度地图还正式切换至北斗优先定位。目前,百度地图的北斗卫星定位量,每日已超过1000亿次,可见北斗发展之快。
如今,我国北斗卫星导航技术,正在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发展。例如,在北斗技术的支撑下,百度地图升级了车道级导航、车位级导航等功能。同时,百度基于北斗技术的支持,还推出了用户发现导航、核酸检测点,新能源充电桩等有误,可以申请现金赔付的“错必赔”服务。如果真的出现错误,用户可在APP上申请赔付,1次最多可获赔666元。可以说北斗助力了手机地图行业,为国人提供更精确的导航服务。
如此来看,中国的北斗技术上认可度并不输于GPS,也正在逐渐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我们要为中国的北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