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湖数字科技城能否复制知识城奇迹?有没有住房投资价值?】
白云湖数字科技城规划占地28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超1000亿,一看这套路就是想复制知识城成功经验,在白云区打造下一个知识城奇迹,能成功么?答案是基本不可能!接下来且听我分析。
白云湖沉寂了一段时间,最近声量稍稍有所放大,主要来自几个,一是李嘉诚4月前往白云湖带着小女友踏了一下青,市场纷纷传言李嘉诚要来投资;二是广州首轮集中供地白云新城北空港大道地块,李嘉诚旗下合计黄埔参与举了一次牌,市场传言李嘉诚再次回到中国抄底来了。加上之前所说的白云湖主打当下最热门数字科技概念,以及2020年白云湖数字科技城74个项目集中签约动工并预计总投资超1000亿,配合该板块拥有8号线、12号线、14号线、22号线等多条地铁路过,感觉这一板块未来潜力无限,很有搞头。
不过,我还是要泼一下冷水,白云湖没搞头,不但白云湖没搞头,整个白云区未来也不会太有搞头,除了最核心板块白云新城板块。其实,即使白云新城,现在也拉胯的不行。白云湖很难搞起来,是有原因的:
1、这里不是广州产业投资重心。白云湖临近佛山里水,是广州最西侧边界,这一个地方从城市运营角度来看,就不可能是产业投入的重地。广州的产业规划整体向东,向广州腹地。为啥?因为自己投入重金的产业希望带动的是自己的GDP,而不是外溢大半出去帮别人做嫁衣。广佛同城喊了这么多年,搞起来了么?有产业起来了么?我们发现广佛同城搞了这么多年,一直是佛山一头热,另外搞起来的也是住宅,产业基本没有半毛关系。其实,白云湖及整个白云区,也是最终差不多这个结局。
2、现在再搞大型数字产业园,已经错过了时机。现在经济这么萧条了,别说再冒出新的独角兽,现有的这些企业能活下去都不容易。那么问题来了,龙头企业没有增量只有存量,而广州的存量企业早已经被科学城、知识城、南沙、琶洲瓜分殆尽的情况下,白云搞是数字产业园从哪里去招商该类型企业?这种企业在哪个区都是香饽饽,每个区都不惜花重金挽留或引进,白云湖凭什么和他们竞争?答案是,没法竞争,引进不了。看看2020年首批集中开工的企业,都是一些流野企业,就知道了这个片区的未来。不要看不起这些流野企业,首批参与集中开工的,已经是这里的门面,也可能是未来的巅峰,未来能引进更好的企业,可能性已经很低,甚至为零了。
3、这里没有数字产业氛围。不像科学城、知识城、南沙,从一起步就立足高新企业,并且该区域也有了一二十年的高新企业发展土壤,但整个白云区过往就没有数字产业基因,等于一张白纸重来,从封建社会一步跨入共产主义,这何谈容易。成功概率为零。又有人说,罗冲围有华为汽车研究中心,都在白云区,可以辐射带动这里成为下一个松山湖。这也很难。华为汽车研究中心毕竟只是华为的一个新兴部门,不是主业务部门,而且还只是一个城市研究基地,这没法和深圳坂田和东莞松山湖集中了全部研究制造资源的总部基地相比。何况就算有辐射带动,也带动的是罗冲围和金沙洲,很难辐射到白云湖这么远。
当然,也有人不服,说这里规划有八、十二、十三、十四、二十二等多条地铁,片区规划建设总投资超1000亿,这个很牛了吧?一点都不牛。28平方公里这么大一个产城,1000亿元哪够啊,广钢新城才多大点,整个投资就花了2000亿。
也有人说,就算现在不起来,未来十年一定能起来。这也不一定。规划了这么久,并且反复修改定位的白鹅潭,不是现在也没有搞起来了嘛,这何止十年了?事实上,这一片区 房价也根本撑不住,云湖花城的房价从开盘的4.2万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涨过甚至最低卖到了3.8万,而同期的广钢珠江金茂府已经从当初的5万到了现在的7万。
对于这一片区的未来判断可以这样总结:想走产城融合路线,复制下一个知识城、科学城是不可能的,至于复制下一个牛奶厂智慧城更加不可能。这里的未来最有可能是以产业为噱头,打造成为一个大规模睡城,成为一个下一个金沙洲。未来这里有地铁,有学校,有湖景公园,居住舒适度还是不错的。但想要房价升值,可能很难了。
楼市投资有个定律,越屌丝越刚需盘,越难涨价。越改善豪宅盘,越好涨价。毕竟富人不缺钱,屌丝就那么几个铜板,你想涨价赚他钱,不如要他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