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3000万的米芾书法神品,启功:有生之年能见到它,我这辈子没白活!
清代的乾隆戊子年,有一位名家陈浩的书画鉴定大师,奉乾隆皇帝之命,鉴定一件来自宋朝的书法真迹,陈浩反复思量之下写下一段跋文:
《研山铭》为李后主旧物,米老平生好石,获此一奇而铭,以传之。米书之妙,在得势如天马行空,不可控勒,故独能雄视千古。
这件作品就是米芾生平极为罕见的大字作品《研山铭》。这段题跋交代了米芾创作这件作品的动机和其书风的特点。
米芾一生爱石成痴,在一次机缘巧合的当中,他得到了一块“灵璧石”,于是在欣喜之下,他写下这件著名的《研山铭》。这件作品本来是南唐李后主所藏,流传到了米芾这里,自然是欣喜万分。
而这件《研山铭》之所以伟大,乃是因为此作不仅是米芾的真迹,更是米芾生平极为罕见的大字作品,对于后世学人有着重大的意义。
大字的书法历代是中国帖学发展的重大话题,在“二王”一路的书法追随者当中,能够真正将大字书法写到一定高度的人并不多见,而米芾则是首屈一指的人物。这家《研山铭》更是将大字的写法展现得极为清晰。
此作传统颇为有序,除了米芾的儿子米友仁自己的题跋“右研山铭,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之外,还有许多人的题跋和收藏印信,此作最终从清点内府当中流出,在上个世纪流入了日本。
在本世纪初的时候,有国内的一家博物馆,以2999万,加上其他费用总计3000多万的价值,将此作买回,并且捐赠给了北京故宫博物院,按照此作的字数来计算的话,折合每一个字70多万。
此作“回国”之后,引发了书法界的巨大关注,著名的鉴定学家徐邦达先生评价此作乃是米芾真迹,并且称其为“绝世神品”。启功先生见到了这件作品,直呼有生之年能见到,真是福气啊,这辈子没白活。
米芾书写这件《研山铭》的时候,自然是凭借一幅欣喜的兴奋之感,丝毫不去理会谋篇布局,已经笔法字法变化,但对于一个成熟的顶级书法家而言,其创作优秀艺术品的条件,往往回事某种情绪的技法,而这件《研山铭》既是这种情境之下的产物。
从书写的角度来分析,此作极为奔放,将米芾结字的欹侧之势发挥得恰到好处,败给你企鹅每个字都是一种“因字附型”的自然之态,全部都是性情的书法,没有一个可以做作的作品,从行笔的气息可以看出,此作乃是一气呵成的精品,笔笔见功力,字字见精神。
在用笔上,此作也能够清晰地窥见一些细微的锋面变化,乃是当代学人学习大字的书法的一件绝好法帖。
而今,我们将这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米芾《研山铭》全卷本,进行了博物馆级别的超高清1:1复刻,复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以便于大家学习和临摹。
欲购此米芾《研山铭》全卷本,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米芾《研山铭》全卷